一个6岁的小朋友近做了视力体检,医生说“他两个眼睛的度数差异很大”。医生把小朋友的视力体检单指给他妈妈看:“小朋友的右眼50度的近视,矫正视力1.0,是正常的;左眼有350度的远视,矫正视力只有0.4。两只眼睛相差了400度。”
医生提醒小朋友的妈妈说:"孩子有屈光参差,而且左眼已经发展为弱视了。"
关于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俗称“鸳鸯眼”,是指两只眼睛的屈光力(可以理解为眼镜度数)不同,因而两只眼睛对应的焦点也有前后差异。
屈光参差通常是由于两边眼球生长情况不同(如角膜形状、眼轴长度),造成双眼有不对称程度的散光、远视或者近视。
近年的研究表明大约12.3%~22.1% 的儿童患有屈光参差,发病率着实不低,各位家长一定要注意!
儿童屈光参差多与先天发育有关
先天因素或者后天因素均可造成屈光参差,以先天多见。
一般情况下,出生时人的双眼均为远视状态。
眼球发育过程中,主要由于眼轴(眼球从前到后的长度)的增长和晶状体屈光力的变化,远视度数不断减小,当远视完全消失而眼轴继续增长时,就可能出现近视且度数逐渐加深。即眼球的屈光状态逐渐从远视状态向近视状态发展。
如果出生时就有明显的双眼眼轴发育不平衡,或者双眼的远视消退程度或近视的进展不同,就可引起屈光参差。
后天因素如眼外伤、行角膜或者白内障等眼部的手术,改变了自然情况下的屈光状态,也可造成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的危害
1.视疲劳
看近的时候,眼球的睫状肌会收缩,晶状体屈光力增大,以让光线能够聚焦在视网膜上,称之为调节。通常来讲,双眼的调节幅度是相等的;当双眼存在屈光度不同时,双眼的调节很难协调,导致视物模糊、眼睛酸胀、难以长时间阅读,乃至出现头晕、头痛、恶心的症状。另外,屈光参差时也可伴有集合功能的不协调,也是引起视疲劳的因素之一。
2.更难形成立体的感觉
例如:当屈光参差大于2.50D(250度)时,所见物体在双眼眼球视网膜上(类似相机的胶片)成像的大小差异超过5%,双眼影像在大脑难以融合,立体视觉形成困难,甚至出现重影。严重者也可能出现眩晕、恶心的症状。
当物体在双眼视网膜的成像大小差异过大时,左右眼的图像信息更难在大脑融合成一个图像,导致看东西时出现重影。
3.屈光参差性弱视
在屈光参差的儿童中,这是严重的危害。如果眼睛的屈光力不一样,双眼同时视物时,一眼视网膜上的成像相对另一眼会更模糊。
我们有正常的视觉,需要大脑对眼球视网膜上的物像进行融合,而大脑难以融合双眼清晰度不一致的图像。此时,大脑仅选择接受图像清晰或屈光误差小的那只眼的图像信息,而影像模糊的那只眼的视觉信息将被忽略,不能与大脑视觉中枢建立良好的联结,从而形成弱视。
如果在儿童视觉功能发育敏感期不对屈光参差加以矫正,错过了佳的治疗时间,这将导致弱视眼的视力难以提高。
儿童患者中,当一只眼睛相对看得清,另一眼看不清楚时,模糊眼的影像会被大脑抑制掉,导致模糊眼的弱视。
儿童屈光参差很隐蔽,尽早发现很关键
如果小朋友有屈光参差,父母是很难“看”出来的,因为眼睛的外观很正常。只有一些小朋友因为屈光参差,而出现了明显的斜视,父母发现小朋友斜视,进一步检查才能发现屈光参差。
小朋友有屈光参差,行为上是否会有不一样呢?毕竟视力不好呀!
我们回顾本文开头的例子。例子中的小朋友,右眼是能够正常清晰地看东西的,在双眼同时视物的情况下,很难觉察到左眼的视物模糊。
如果有的小朋友一只眼睛近视,一只眼睛远视,观察孩子日常生活,可能不会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孩子看东西似乎也没有受到影响。但是度数高的那只眼睛,如果没有及时矫正,可能会产生弱视和双眼视功能的发育异常。
因此,观察小朋友的日常生活行为,不一定能发现孩子有屈光参差。
建议:3-4岁或学前教育阶段的儿童,需在幼儿园进行视力筛查,或主动到医院检查,早发现和早干预。
目前国家对儿童眼健康愈加重视,于2021年颁布了“0~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检查服务规范(试行)”,规定孩子入园前需要眼科体检;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动各地卫生医疗机构儿童眼保健服务。家长们应当重视孩子的眼科体检,并教导孩子配合检查。
问
检查发现屈光参差怎么办?
佩戴框架眼镜 :适用于程度较轻的屈光参差。
屈光参差较严重时(即:双眼屈光度相差过大)双眼镜片厚度差异明显
但是如果双眼屈光度数差异过大,佩戴框架眼镜也不行,会导致融像困难,大概是一种“看东西不是东西”的感觉。
双眼的屈光度数差异过大,配戴框架眼镜时,左右眼镜片放大倍率差异明显,导致融像困难
佩戴角膜接触镜:在较大屈光参差的情况下,戴框架眼镜容易出现融像困难,还可以考虑佩戴角膜接触镜(即隐形眼镜)。因为隐形眼镜直接贴附在角膜,消除了眼镜和角膜之间的距离,明显减少了双眼放大倍率的差异,有更理想的矫正效果。
问
因为屈光参差,出现弱视怎么办?
发现有屈光参差性弱视后家长也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