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得知孩子患上弱视后多少有点不知所措,在帮孩子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认识误区...那今天珠海希玛眼科就来和大家谈谈治疗弱视的常见疑问吧。
弱视治疗为什么要戴镜?
弱视是一种视觉功能发育异常的眼病,它有个特点:虽然从外观上看,弱视孩子的眼睛和健康孩子似乎没什么两样,但无论他们戴什么眼镜,依然看不清楚。
在众多弱视患者中,绝大多数是因屈光不正造成的。由于孩子存在高度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外界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准确聚焦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刺激,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只能是一个模糊的物像。
所以,要让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有机会接收到有效信息刺激,首先要矫正那些屈光不正或屈光参差的问题,让外界光线在视网膜上准确聚焦。因此,一副合适的眼镜是弱视治疗的基础,坚持戴镜也是治疗弱视的第一步。
弱视治疗中为什么要遮盖视力好的眼睛?
记得跟家长聊天时曾说过,其实大脑非常“偏心”,当两只眼睛看东西的时候,大脑只会选择那只看得清的眼睛,因为只有准确聚焦的眼睛传递信息到大脑皮层后,成像才会清晰,才能让大脑感受到到真实世界。久而久之,大脑就放弃另一只成像不清晰的眼睛,不使用的那只眼睛被逐渐边缘化,我们把这叫做弱视眼被“抑制”了。
在这情况下,我们就得先“解除抑制”,人为地压抑好眼睛,比如使用眼罩遮盖、镜片压抑膜、药物等,降低好眼看东西的清晰度,给差眼更多的机会去锻炼,增强功能、提高视力。
所以,在弱视治疗的过程中,严格遮盖是非常重要的步骤。有些重度弱视的孩子,弱视眼视力很差,在遮盖治疗期间,家长还要经常观察孩子有没有偷偷摘下眼罩。
对于依从性较差的儿童,我们也可以尝试采用对好眼的镜片贴上压抑膜的方式,提升孩子治疗的依从性,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双眼视功能。
孩子弱视眼矫正视力1.0,为什么还要继续戴镜?
很多时候,当孩子弱视眼的矫正视力达到1.0,家长就开始放松警惕,认为万事大吉,不再按时复诊,也不按医嘱戴镜,认为弱视已经治愈,着急摘掉眼镜,这样很有可能功亏一篑。
很多孩子因为过早摘镜,弱视眼视力迅速滑坡,一年的辛苦努力白费。事实上,弱视“治愈”后,一定还要坚持戴镜,过早地摘掉眼镜,突然停止治疗,容易导致弱视复发。
要达到什么条件才算弱视已治愈?
大家可以参考以下的标准: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具备良好的双眼视觉和立体视觉功能、随访三年视力无回退者。
为什么说弱视的孩子双眼视功能不好?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空间里,当我们的左右眼睛看到的物像在大小、形状、颜色亮度都相同或相似时,即双眼平衡,大脑才能将两者融合成一个立体的物像,咱们才能感受到三维空间的景象。
然而弱视的孩子,特别是单眼弱视往往一个眼睛视力好,另一个眼睛视力差,双眼看到的物像在大脑里的成像一个清晰,一个模糊,大脑根本无法将两者合二为一,于是大脑仅选择保留那清晰的物像。这样一来,单眼看到的物像只能是一个平面了,这就是为什么弱视孩子看3D电影没办法体会震撼的感觉,打球爬楼梯很吃力的样子。
视功能的恢复只能依靠视功能训练,这和锻炼肌肉是一个道理,都需要一个持之以恒的训练过程。
什么是视功能训练?
视功能训练是一种能有效治疗斜弱视,改善双眼视疲劳,改善阅读障碍,恢复双眼视功能并提升视力的方法,临床中受到众多眼科专家的青睐。简单来说,视功能训练就是教会眼睛正确看东西的方法,某种程度上可以算是针对眼睛的“康复训练”。
这种“康复训练”不仅要训练双眼的调节、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眼球运动等功能,还要训练双眼之间如何协调以及和身体的其他器官“打好配合”。以全面改善眼睛的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功能,让眼睛看得清晰舒服,看得更持久。
大龄弱视(12岁以上)的孩子还能治好吗?
一般来说,如果在弱视治疗的黄金期,也就是8周岁以内发现问题,并规范治疗,持之以恒,弱视有很大可能好转,且越早开始,尤其是5-6岁之前,效果越好,所以我们经常强调弱视要早发现,早治疗。
12岁以后才开始治疗的孩子,尽管疗效欠佳,但仍然有一定的效果,大可不必抱有悲观心态而选择放弃治疗。
要知道,不管是大龄儿童还是成年人,其视觉神经系统都具有高度的可塑性,只要有针对性地对视觉功能进行强化训练,视力依然能提高,所以说,发现弱视,只要坚持治疗都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