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视力问题日益受到家长的关注。一旦孩子近视,家长们常常感到焦虑,并开始寻找各种近视防控方法。
其中,功能性眼镜成为了许多家长考虑的选择之一,但也有人质疑其是否为智商税?
今天,希小玛就来给大家科普一下,希望能更好的帮助家长们做好孩子近视防控的“守门人”!
01
什么是功能性眼镜?
功能性眼镜是一类旨在改善视力问题的眼镜。
它与普通的近视、远视、散光矫正眼镜有所不同,是经过特别设计的,能够提升眼部功能,助力防控近视并改善眼健康状况的眼镜。
02
功能性眼镜有哪些?有什么区别?
目前的功能性眼镜主要有:角膜塑形镜、离焦软镜、离焦类框架眼镜,均在临床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近视控制效果[2]。
角膜塑形镜
OK镜全称为角膜塑形镜,是一种夜戴的、逆几何设计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可以达到暂时提高白天视力,延缓近视进展的效果。
但角膜塑形镜的配戴是有严格要求的,需要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去验配,且经过试戴及各项数据的检查后方可进行验配。
离焦软镜
离焦软镜是一种同心圆双焦设计的软性接触镜,用于延缓眼轴增长和矫正近视。镜片有治疗区和矫正区,日抛型、双周抛型,白天佩戴,适用于低、高度近视者。
相比角膜塑形镜,验配更简单,但佩戴时间不超过15小时,超过15小时需更换框架眼镜。
离焦类框架眼镜
此类框架镜目前主要有:多点离焦、柱镜离焦、周边离焦型框架镜。
多点离焦镜片:以多点离焦镜为代表的镜片主要有高非球面微透镜和多区向光学离焦镜片,其主要设计为中央光学区和中周部离焦微透镜,从而在视网膜周边形成近视性离焦,达到控制近视快速发展的作用。
柱镜离焦镜片:采用“同心环带微柱镜(C.A.R.E.)”技术,原理在于径向周期性的环带微柱镜经过精密计算以同心圆形式分布在镜片上。实现从点到线的延展,为全视野提供动态光信号刺激,在视网膜周边视场引入高阶像差,能更好地管理近视发展。
周边离焦镜片:周边离焦眼镜是为了在矫正中心视力的同时改善周边视力,从而延缓近视发展,这种眼镜的中心视野以外的镜片度数通常比中心区域更低,目的是让物像投射到周边视网膜上或者前方,减少近视性离焦的可能性,从而减缓近视的加深。
以上不同设计原理的镜片均在临床中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近视控制效果,因镜片离焦量以及设计等不同,控制效果也各有差异。孩子适合哪种镜片,要根据眼位、屈光度、年龄等因素综合考虑[3]。
03
如何选择合适的眼镜?
01. 进行专业检查
建议家长带孩子到正规的眼科医院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由专业医生根据孩子的视力检查结果、用眼习惯、年龄等因素,推荐合适的近视防控镜片。
02. 选择正规品牌
在选择近视防控镜片时,家长应该选择正规的品牌和渠道。正规的品牌通常有更好的质量保证和售后服务,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可靠的视力保护。
03. 定期复查调整
家长还应该定期带孩子去医院进行视力检查,及时了解孩子的视力变化情况。如果发现近视度数有变化,应及时调整镜片度数或采取其他措施。
温馨提示:
孩子近视了,配功能性眼镜并非智商税。这类眼镜有助于控制近视增长和减轻眼睛疲劳。但家长选择时要理性,建议到正规机构做全面的检查和验配,考虑孩子具体情况,以避免戴镜风险,并获得良好防控效果。
同时,近视的形成是多方面的,防控镜片不能完全阻止度数增长。配镜后,仍需家长们监督孩子的用眼习惯、写作姿势,确保合理饮食、作息和足够的户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