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黄斑变性(AMD)是50岁以上人群主要致盲眼病之一.其在疾病早期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玻璃膜疣及RPE色素紊乱(俗称干性AMD)
此期患者可维持较好视力;在疾病后期可发生新生血管,引起黄斑区出血、水肿及渗出(俗称湿性AMD),导致视力严重受损.
AMD是一种多因素相关,慢性进展,遗传与环境因素共同参与的视网膜退行性疾病.
年龄为该病重要的危险因素,此外,该病与抽烟、饮食中抗氧化剂摄入量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冠心病等多种全身因素相关.
AMD的分期与分型
近年来,随着OCT/OCTA等高分辨率断层成像技术的出现,对新生血管性AMD(nvAMD)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基于新生血管解剖层次的分类不断在文献中被提出或建议,因此,来至世界各国的35名权威AMD专家,通过多次会议讨论,达成了关于nvAMD的国际分型与命名共识,并于2019年发表于Ophthalmology杂志.该共识建议采用黄斑新生血管(MNV)来替代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这一术语,并根据MNV的解剖位置将nvAMD分为以下三型.
1型黄斑新生血管
出自:Freund et al. The Retinal Atlas, 2nd ed.
1型MNV来源于脉络膜,生长于RPE与Bruch膜之间,荧光造影上表现为隐匿性新生血管.其中又包括了渗出性1型MNV,非渗出性1型MNV及动脉瘤1型MNV(PCV).
渗出性1型MNV伴有视网膜的水肿、渗出或出血,需立即启动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且由于RPE尚完整,患者视力预后通常较好.
非渗出1型MNV不伴有视网膜的水肿、渗出或出血,无需进行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只需临床定期随访观察即可.我们近期对非渗出1型MNV进行临床病理研究表明,该型MNV可长期维持患者视力及外层视网膜结构,是一种有益的MNV,且通过光学及电子显微镜观察到其可形成类似于脉络膜毛细血管的分布和显微结构以满足外层视网膜的代谢需求.
PCV(动脉瘤1型MNV)是于1990年由Yannuzzi教授首先报道,是一种以异常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BNV)及动脉瘤样扩张灶为特征性改变的脉络膜血管病变.尽管目前有研究表明OCTA/OCT对PCV的诊断及检出率不断提高,但通过ICGA观察到BVN及息肉灶仍然为该病诊断的金标准.一旦诊断PCV,需立即启动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其可消退视网膜的水肿和渗出,但很难消退其息肉灶,因此临床上需要更多的注射次数且具有更高的复发率,视力预后通常不如其他类型的nvA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