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全球盲人中因白内障致盲者约占46%。各型白内障中,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多出现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我国西藏地区白内障发病率高,与紫外线的辐射有关。此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等代谢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自内障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
青光眼是全球导致失明的第二大病因,仅次干白内障,却是第一位不可逆致盲眼病。预计到2020年,我国全人群青光眼患者将达到2182万(占全球27.4%),4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将达到3.05%,居世界首位。
1.外观及感官的区别
有很多不了解的人分不清白内障和青光眼,那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1、病因
白内障:老化、遗传、局部营养障碍、免疫与代谢异常、外伤、中毒、辐射等,都能引起晶状体代谢亲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发生混浊,导致视物模糊。
青光眼:房水循环过程受阻,眼压升高使其压迫视神经,导致视野缺失。(房水是充满在眼前、后房内的一种透明清澈液体)。
2、眼睛的表现
白内障:对光可见色圈,瞳孔逐渐褪色
青光眼:眼睛发红,瞳孔颜色逐渐加深
3、视野状况
白内障:常出现视野模糊,夜间视力降低、复视
青光眼:常见视野狭窄,视力减弱甚至丧失
4、疼痛
白内障:一般不会出现疼痛
青光眼:眼睛疼痛,头痛较常见
2.症状的区别
白内障
1、视力下降:看电视、报纸等模糊不清。
2、视物模糊:单眼近视或者远视,看物体有重影,看物体有重影。
3、远视突然减轻,不再需要戴老花眼镜。
4、发生眩光现象,也就是说在晚上,看灯光时会出现彩虹圈。
5、眼前出现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黑点。
青光眼
原发性青光眼根据眼压升高时前房角的状态,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闭角型青光眼又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表现突然发作的剧烈眼胀、眼痛、畏光、流泪、头痛、视力锐减、眼球坚硬如石、结膜充血,伴有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后可进入视神经持续损害的慢性期,直至视神经遭到严重破坏,视力降至无光感且无法挽回的期。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发病年龄30岁以上。表现为眼部干涩、疲劳不适、胀痛、视物模糊或视力下降、虹视、头昏痛、失眠、血压升高,休息后可缓解。
早期症状有四种:①经常感觉眼睛疲劳不适。②眼睛常常酸胀,休息之后就会有所缓解。③视物模糊、近视眼或老花眼突然加深。④眼睛经常感觉干涩。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多发生于40岁以上的人,25%的患者有家族史,绝大多数无明显症状,常常是疾病发展到晚期,视功能严重受损时才发觉,眼压虽然升高。
3.治疗的区别
白内障手术是治疗各型白内障的主要方式
青光眼
青光眼的治疗原则是降低患者的眼内压,主要治疗方式有滴眼药水、口服降眼压药物、激光治疗、手术等。
(1)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发作时要局部频滴缩瞳剂,同时联合应用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点眼,口服碳酸酐酶抑制剂等以迅速降低眼压。待眼压降低,炎症反应控制后进一步考虑做激光切除或其他抗青光眼手术。
(2)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初期可用缩瞳剂或β-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局部治疗,若药物不能控制眼压或已有明显视神经损害者,需做滤过手术治疗。
(3)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可先试用药物治疗,局部滴用1~2种眼药控制眼压在稳定水平,并定期复查。药物治疗不理想可用激光治疗,或做滤过手术,目前常用的滤过手术是小梁切除术。
(4)先天性青光眼 婴幼儿型以手术治疗为主,可通过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治疗;青少年型早期可与开角青光眼相同,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时,可做小梁切开或小梁切除术。
(5)继发性青光眼 治疗原发病同时,进行降眼压治疗,若眼压控制不满意,可针对继发原因做相应的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3.白内障、青光眼该如何预防?
白内障
1、定期做眼部检查。戒烟限酒。
2、孕妇应规律产检,若发现有风疹等病毒的感染,应及时治疗,预防胎儿先天性白内障。
3、积极治疗其他全身疾病,如糖尿病、青光眼等。
4、多吃蔬菜和水果,其中含有的丰富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有助于保持眼睛的健康。
户外活动时戴上太阳镜,减少紫外线的照射。
5、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眼过度,睡前建议做眼保健操,有助于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5、避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
青光眼
1、戒烟戒酒。
2、规律进行适当强度的锻炼,具体的计划可以咨询眼科医生。
3使用楔形的枕头,使头稍稍抬起,角度大约呈20°,可以降低睡眠时的眼压。
4、若患者的视力已经受损,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来提高视力,如使用大字号的印刷品、改善照明、使用电子助视器等。
5多吃富含维生素A、C、E的食物,适当补充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