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家长我们都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也知道孩子的身高、体重是不是符合标准,然而,我们是否知道在眼睛这个领域中也需要这种系统的建档呢?
儿童屈光档案是什么?
屈光发育档案就是一个对眼睛定期监测的工具,每半年更新一次。
虽然很多家长和医生发现许多儿童发生近视,但是并不了解他们的屈光过程,也不了解他们在何时何种情况下发生了屈光不正。临床上首次验光发现近视在-6.00D(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
屈光档案的用途有哪些?
①及时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
②详细了解近视的构成和发生原因;
③可以发现视力“正常”,屈光异常的情况,为制定孩子的近视 矫正方案提供参考。
为什么说裸眼视力不等于屈光状态
儿童期的眼球发育中,主要是为眼轴不断的增长,屈光状态从远视向正视化方向发展。
通过上面可以理解:
1.如果只看视力(红色曲线),会发现近视在孩子7~8岁的时候“突然发生了”;
2.如果建立屈光发育档案,一直连续记录了屈光度的发育情况(蓝色曲线),就会在5岁时发现孩子的屈光度已经比同龄儿童正常值(黑色曲线)偏“近视化了”,近视此时的视力还是1.0!所以对于“发现近视”来说,屈光度的变化远远比视力更敏感。
只有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后获得的屈光度,才能真实反映儿童的屈光发育状况。
如何建立屈光档案?
给孩子从三岁左右就开始像建立户口和学籍是一样的,给他进行眼部的一个检查建档。那么每半年来检查一次,每一次检查的数据进行统计, 对孩子的视力情况、眼屈光状态进行一个追踪,从而有效地去发现他这个近视的苗头,及早地做好预防。
通过屈光档案建立,我们就可以在视力正常的儿童中,筛选出防治对象。首先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的主要对象是3~12岁的儿童,可以从儿童进入幼儿园开始。通常在孩子寒暑假各进行1次验光,记录屈光度数,并同时测量角膜曲率半径、眼轴长度、眼压、视力等数据。
近视眼的发生原因复杂,在目前有效防治措施还相对有限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给孩子建立一套完整的屈光档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屈光发育档案的建立,可以对近视的类型进行分类,有效地帮我们发现孩子近视的苗头,并发现一些孩子视力很好但是实际上远视储备量不足的情况,所以孩子们需要定期跟踪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