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孩子近视了,大部分的家长都会很焦虑,开始各种渠道去打听什么方法能治疗近视。为什么我说治疗,而不是控制,因为其实有很多家长都是希望可以把孩子的近视给彻底治好。
但很可惜,到目前为止,一旦确认近视,仍然没有办法逆转。通常在各种宣称可以治近视的五花八门的机构花上一笔钱,然后发现孩子近视度数依然还是涨了后,大部分家长会开始带孩子回到医院,接受正规的近视控制。目前,对于我们做近视防控的医生而言,其实手段也不多,无非就是角膜塑形镜、功能性镜片、低浓度阿托品及视功能训练。角膜塑形镜,也叫OK镜,现在临床上验配的也越来越多了。
OK镜主要有两个作用
1、通过晚上配戴,对角膜进行重新塑形,白天不用戴眼镜也能看得清楚。
2、被国内外很多研究证实可以控制近视进展。一般近视的孩子戴框架眼镜平均每年涨75度,戴OK镜平均涨25度左右。
但是,OK镜还有个很明显的特点,贵。虽然不同的品牌价格有区别,但基本都要1万一副。假设戴一年半,加上护理液、定期检查的费用,基本一年花费也要1万了。对于不少家庭而言,这个费用并不低!
不是所有人都生活在5环内虽然我在3环出门诊,但是依然能遇到一些家长因为费用而对OK镜望而却步的。我非常理解。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均收入并不高,一个家庭需要各种开支,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真的没有这么多钱给孩子配OK镜。记得我在门诊曾经遇到一位妈妈,她觉得很内疚,孩子查出近视,别人推荐他们戴OK镜,但是她没有能力。我看了下孩子的情况,我安慰她说,其实没什么,先戴框架看一下,并不是每个孩子戴OK镜控制效果都会好。现在有些地方,就算孩子查出来只有50度、75度,就借着家长的焦虑,开始跟人推OK镜可以控制近视。我觉得不太好。
对于这种小度数的近视,OK镜的控制效果,对比起它这么昂贵的费用来说,是否划算,还是一个问号。如果你跟家长解释清楚,OK镜对于小度数近视的控制效果可能不是那么好,但是可以帮助孩子白天不用戴眼镜,能方便不少,但是要花这么多钱。如果家长觉得行,我就愿意花这些钱,哪怕没什么控制效果也可以。那没问题。但是有些家长可能真的要从牙缝里去挤这个钱,对于控制度数抱着巨大的期待,那就不合适。可以建议孩子先戴框架,观察半年看看进展速度再做决定。我始终认为,赚钱是医院的事,医生的职责是照顾病人。
OK镜为什么能控制近视
OK镜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呢?简单来说,就是把角膜中央压平一点。正常眼球,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会刚好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近视后,通常由于眼球变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会聚焦到视网膜前。如果是配戴框架眼镜矫正,中心是聚焦到视网膜黄斑区了。但是因为框架眼镜的形态和角膜不是完全匹配的,周边会聚集在视网膜后面。而眼球为了可以更好聚焦,就会让自己变长,从而让周边也能刚好聚焦在视网膜上。你可以想象成在眼球后面有一个力量在拉扯眼球,让它变长。而眼球每变长1 mm,对于青少年来说,近视就会增加200多度。而OK镜,它把角膜压平了后,不仅可以让中心聚焦在黄斑区,还能让周边聚焦在视网膜前。你可以想象一下,现在变成了在眼球里面有一个力量拉着眼球,所以它就能长得不那么快,从而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
什么样的孩子戴OK镜效果更好呢
OK镜的作用就是基于对角膜的重新塑形获得的,那么,能产生更好塑形效果的,控制近视的作用也会更好。虽然现在的研究结论也不是完全一致,不过目前普遍认为与以下几点有关。原本近视度数越高,控制效果越好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度数高了,角膜需要重塑的程度就大,发生角膜点染等风险都会增加。所以目前临床常规只验配到600度。对于度数超过的,比如800度,可以用OK镜矫正掉600度,剩下的白天戴一个小度数的框架眼镜就可以。研究证实,这样做会比直接戴800度的框架眼镜,能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
角膜曲率较大,控制效果更好
角膜曲率小,也就是角膜更扁平,那么它能被压的程度就小一些。而且本身扁平的角膜,通常对应更长的眼轴,近视防控压力本来也更大。所以,对于同样度数的孩子,角膜曲率和眼轴的不同,也会影响医生的近视防控方案是不是要更积极。瞳孔直径越大,控制效果越好,较大的瞳孔能让更多的周边视网膜产生近视离焦,从而让眼球长的更慢。偏位越明显,近视控制效果更好,这点比较有意思。但是OK镜偏位,可能导致白天的视力不够,并且看东西重影的几率会增加。所以我们在临床上会尽量把OK镜配的居中。但是在不影响角膜健康和视力的情况下,如果出现一点偏位,其实是好事情,没必要非得去调。
珠海希玛眼科医院提醒:其它比如年龄小、父母高度近视,这些孩子本身近视度数就发展的快,OK镜的控制效果相对也会差一些。还有如果能联合使用低浓度阿托品,可能可以获得更好的近视控制效果。